深刻反省

今天错事连连,要深刻反省。

通过blog认识了一些朋友,只是在MSN上有联系。有一个有点意思,以前他的blog没有别人的链接,就只有他和女友的唯二链接。两个人都是大牛,写出来的东西都好看,我一直看的,切换来切换去的。忽然有一天就改版了,女友的链接没有了,后来知道是情变,我这个读者也就丢了他女友的链接,没有办法接着看了。忽然在另外一个blog上看见转贴的他女友的文章,想重新了解一下那女子的最近生活,苦于找不到链接啊。想来想去,在MSN上呼唤他:“你能不能把MJ的blog链接给我啊,我想看看。”那厮倒也合作,还是告诉我了,最后来一句:“我都有点忘了……”我看blog看得爽,想想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这老兄的郁闷和痛苦之上,不应该啊不应该。

这几天一直和“才子”两个字较劲,都是看南总的什么专栏作家闹的。偶尔写个典故多的吧,自己也飘飘然了,自己也是个小才子呢。没有想到当即就有人指出:田横不是饿死的,是自杀的。我千小心万仔细,还是被人耻笑去了,唉。我又没有那么高的权威,像赫鲁晓夫一样,翻版他的一段名言:“我当矿工那会儿是不懂。我当基层干部时也不懂。在我逐步升迁的每一台阶上我都不懂。可我现在是部长会议主席和党的领袖了,难道我还不懂吗?”

——“当我是一个学生的那会儿是不懂。当我是blogger时也不懂。在我逐步升迁的每一台阶上我都不懂。可我现在是八卦帮的帮主了,难道我还不懂吗?”^O^

可是我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只有老老实实认错,老实巴交修正。修正还不能抹去错误,不能像一些饭店的小二一样把苍蝇吃下去然后问:“苍蝇在哪里”,我划去错误,补上正确的,加上注释。以后得严谨了再严谨,不要bel-esprit的虚名。


刚才和爸MSN,说起4月5号妈要做手术,脊柱增生压迫神经,得开刀。我关心的是手术大夫好不好,爸的回答是:“我校老师的丈夫,我学生的父亲,内蒙插队的青年,老革命的儿子。职称不高,本事大。”原来只是一个医生,却说了这么多身份,好了,先不管这些,只要能给妈做好手术,就千恩万谢。

在Izzy的帮助下,我终于找到了那首有Virginia的歌曲:约翰@丹佛(John Denver)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在这里也更正一下吧。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本来嘛,我们都是求大真求大善之人……^O^


 窄告:如果您用RSS工具订阅,不,是到这里占坑,请用后面这个链接吧: 这样,我在后台就可以看见有多少访问是通过RSS来的了。

2005-03-29 21:13:00

温泉镇不是温泉关

周末去了一次温泉镇,就是冲着温泉去的。那地方除了温泉也没有别的,甚至还没有开始一年耕种的架势,清明快到了,墓区门口香烛的生意还是不错的。

不远的地方就是田横岛,听说古代有一帮人跟一个叫田横的齐国贵族后来逃到那个地方去,饿死了,自杀了(谢谢P的提醒,我不知道他的邮箱,否则我一定发邮件致谢)。他们就是不行,你看看人家日本,徐福带过去的那500童男童女,折腾繁衍,到现在,一亿多了。当然,饿死了自杀了那是为了气节。

租了一辆车去的。挺喜欢坐副驾驶的位置。据文明人说,副驾驶的位置不是随便坐的,要和司机关系亲密才可以坐,我考虑的是,这个位置好像是比较危险的地方,要照顾老同志嘛。

一路来一路去的,想的都是温泉关。公元前480年,希腊军队在这里阻击波斯大军,最后奸细告密,波斯人绕过隘口,斯巴达的三百将士全部阵亡。

“过客啊,请带话给斯巴达人,说我们踏实地履行了诺言,长眠在此……”

2005-03-29 06:53:00

……

思路很杂乱,这篇东西基本没有题目。

最近两个高中女同学生孩子。囡囡生小囡囡,囡囡的名字里面有一个“暖”,上海话里面暖和小囡的“囡”发音相同,加上我和她关系暧昧,向来叫她囡囡。至于她生的孩子几斤几两,儿子姑娘,叫什么名字,一概不知,以后去打听。

熊生了个女儿。以前猫咪生女儿的时候她还到我的blog上说要生儿子,将来好结亲家。结果3月4日的时候生了一个女娃,白白胖胖的。刚才Izzy告诉我孩子的名字叫嘉怡,听着还真顺耳;小名叫能一。我着实不太明白,后来Izzy指点,说“能一”写出来就是个“熊”字啊,恍然大悟。我想呢,最近起名怎么都和“能”沾边呢,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看来以后是不会起名了,要不就起“龟年”一类的名字吧,长寿长寿。

最近黄岛出了大事件,听说山东巡抚要来安抚一方了,马路都在进行翻新工作,清水泼路。我们寝室所在的房子也在巡抚路过视线之内,这两个星期被新新的刷上了涂料。

从小到大没有当过这么大的官,莫名其妙的就当了八卦帮的帮主。帮主好是好,可是它偏偏是一个非赢利组织,这个时候叫我当领导,感觉就像古代打仗的时候被派到边疆去当刺史一样,刺史一去就辞世哦。

今天在BBQ吃饭的时候歌手唱California Dreaming,里面有一个词好像是Virginia,我就问:“弗吉尼亚是南方还是北方?”同桌的一个说:“南方吧……”大家还讨论了半天,那厮说:“我不知道弗吉尼亚是南还是北,但是从三亚在南方推断出它也是在南方吧。”汗……更汗的是,我刚才去查了歌词,里面根本没有Virginia,满眼的都是California……

2005-03-22 23:26:00

厕上佳品

有些书坐在马桶上看不错,比如《读者》。今天在如厕时候看到的一篇《读者》上的小文倒是和最近的形势挺贴糊,不禁要抄录在此。


题目:招聘记者。

某报社招聘一名记者,考试题目为:假如你是秦朝一家大报社的记者,请写一篇焚书坑儒那天的报道。主编考后审卷,随意拈起一篇,题目为:“惊世屠杀,心狠手辣。”他连内容也没有看便撇在一边。后面一篇写的是:“本报讯:今日有匪帮冒充官人屠杀儒士,焚烧书籍,陛下深感忧虑……”又看一篇,仅有四字:“今日休刊。”主编叹曰:“人才啊!”

最终该报社录取一人,其文内容:“本报最新消息:陛下昨日与京都知识分子代表畅游京都,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篝火晚会,聚会始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读者》2005年第一期,作者:惠正龙


明天,明天开始,互联网这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也要歌舞升平了。我们的礼部尚书在一片歌舞升平中与民同乐,则“王天下”。

我就是不备案。

 

 

2005-03-19 20:42:00

没有错过

从正大广场的电梯上楼,看见好大的海报:徐静蕾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离开上海前的那个礼拜六,要和朋友见面,等待的时候在和平影都看见当天这个电影就在放映,票价要70。舍不得那钱,只好遗憾的多看了几眼海报,上面那几个字还是很漂亮的:我爱你,和你无关

还好世界上有一种叫BitTorrent的东西,我终于找到了这部电影。和1948年的《巫山云》相比,更加接近原著,总是有画外音推动情节的发展,尽管我觉得徐姐姐的声音有那么一点单薄。算算,小说中的女主角也就是这个年龄吧,那就是我对原著理解有偏差了。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地点转换了,人物也不是金发碧眼的老外了,倒是有了几分新意。姜文、肖雄都来帮忙呢。这个倒没有什么,下面这个足以说明徐静蕾的面子有多大了——中国电影里面御用的蒋总统的扮演者孙飞虎也来充当那个老管家,这个老管家只是一眼就看出面前的女子就是当年那个邻家女孩,就是这一眼衬托出了那作家的滑稽。

和几个朋友开玩笑,说要像美国孩子重拍《夺宝奇兵》一样重新拍这个电影,后来想想真是不自量力,这么一部冗长的感情戏不是一般人可以好好把握的。

其实,很喜欢它以前的那个中文翻译《巫山云》,含蓄,简练,叫人一下就想起巫山神女,充满了幻想若干。

看看我爱你,和你无关吧。

2005-03-16 13:41:00

狂汗……

首先要表扬稻草心同学,经过自己的努力,加上外因(就是我对懒惰的执着),我们终于成为了邻居。有这么一个好邻居在,我想我一定能好好Blog,天天向上的。但是永远不要小看女同志,等她哪一天高高在上了,只有别人巴结她和她做邻居的时候,我是要问问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

再说说体检。体检的结果在我出差前的礼拜五拿回来了。大夫也没有什么嘱咐,除了写了个近视,想必是没事儿。回家把检查报告交给妈就和爸出去串门。回家了,妈很严肃的跟我说,我的尿里面有红细胞,一个加号,明天得去检查。我当时汗珠就下来了。第二天,腰子科前面老多的人,这年月,腰子病还真流行啊。好不容易夹塞儿拿了一张化验单,交钱、嘘嘘,采样,提交,等待结果……等待化验结果要30分钟,和妈到马路对面的KFC坐了半小时。回来取到化验结果,晕,俩加号了!这东西的发展势头是迅猛,赶上了上海的房价。回到腰子科门口,在我前面排号的人还有五六七八个,只好在走廊坐下,心中又翻腾。腰子出了问题可不是吃两片猪腰子就能解决问题的,虽然说在大学的时候我挺爱吃猪腰子,还喜欢一边吃一边说“吃什么补什么”。黑猪帝国的人不要出来维护猪的权益哦,其实我就是那么一说,羊腰也是照样吃的。妈在一边也着急,不惜手机费打给她当医生的同学。妈在文革开始的时候没有下乡,是到了兵工厂当校枪员,就是看看枪做的合格不合格,她瞄靶子,扣扳机,要是成绩不错就说明枪好,成绩不好不能怪老娘,枪得返工。后来又做过护士,上过手术台,也明白些医理,能处理个小病小灾的。我久久的想不通校枪员和护士有什么联系。后来才发现了联系,原来她扎起静脉来真是一扎一个准。她电话那个同学,也说要复查,要B超,结果已经晚了,没有B超可以做了,不巧的是我还要出差……一切都是伤神。终于在焦急的等待中轮到了我看医生了,大夫看了看结果,问问情况,体检那天有没有跑步啊,有没有剧烈运动啊,腰疼不疼啊,诸如此类。我一一帮他解决了这些只有我能解决的问题。他象一个教授,其实就是一个教授,跟我说,这个化验的机器呢是德国进口的,很精密,只要你的尿里面有一点红细胞就会体现出来,镜下的指标是有点高,但是流式的很正常,这个流式的是很先进的,上海没有几家医院有。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你一切正常,以后注意休息,就行了。又是一阵狂汗……妈在边上怯怯的问:就不用开点药?大夫说:没病开什么药,真是的!!!老娘就是不放心,回家的路上还和我说:“他的话也不能全相信,你一定有点什么不对。你还要出差,要不先这样,给你带点六味地黄丸,补补肾吧。”我不能说老娘坏话,但是不相信同行又乱发这种没有经过临床检验仅仅凭几百年经验制作出来的药,看来只能是庸医了。给她这么一暗示,我腰也疼了,眼睛也花了。什么嘛,就我这直上直下的身材找到腰还真不容易。我怀疑老娘以前是学心理学出身,懂得恫吓,好邻居来给我解释解释。以后小病小灾找老娘,稍微大点的背着她去看大夫就好了。六味地黄丸还是要吃的,一天三次一次8丸。等礼拜六还要去医院化验一次,要是没有加号了,说明青岛的水土好。要是真的有病,我也没有办法,只好在吃中成药的同时吃点别的现代医药,同时把我的blog改名成“上海男病人”,唉,真是不吉利啊。

还有汗的。到青岛第二天早上,洗脸。晚上同事问我用哪个盆洗脸,告知。狂笑,说那是他的脚盆。明天早上又洗脸,换了一个盆。晚上又被告知中奖,我又用了他新换的脚盆。这种事情怎么就亦步亦趋了呢?唉,腰子病还没有好,又要长脚癣在脸上,真是命衰啊……

2005-03-10 22:56:00

还是虚伪一点好

我一直说话直,有人说我是爽快,自己说自己是犬儒,其实都是好听的,说不好听的就是没有涵养。一张臭嘴得罪了不少人,比如前两天,一个同事中午带饭吃,盛饭的容器是那种数学上称为圆台的东西,只不过高比底面的直径要长,这么说应该明白是个什么样子的东西了吧。另外一个同事看见,笑曰:×哥吃饭的家什叫我想起两个字来。心有灵犀的我眼睛都没有眨:饭桶。还好那同事大肚能容,一笑而已。虽然这次不算得罪人,但是心慌慌,决心改掉臭嘴的毛病,谁知道下次的触发器在哪里等着我呢?

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我会小心的,那些涉及人本能的东西。我不是说我厚道,我其实在这方面一点都不厚道,看片,YY,……种种在大叔的强文中的恶习我都有。但是我不会眉飞色舞的摆到台面上来说啊,这就叫虚伪吧。

前两天在mvmClaire的叶子上有三篇相关的帖子(起因响应回响),其中响应的这篇写得好,很出彩,名字也诱惑人:用英语叫床!我看了很爽,推荐给一个朋友,他很不厚道的把它加入到365Key天天网摘里面,第二天他兴奋的和我说收藏那篇“叫床”帖的已经有三位数了,可见现在有“恶趣味”的还真不少呢。帖子探讨的不是什么叫床不叫床的问题,而是文化交流中语言产生的隔阂问题,而mvm偏偏要用最最本能的东西来做类比。我是很喜欢他的东西,好看,有内容。有的朋友说他很有RPWT,看了这个帖子我就在MSN上和他提出来:

——你写Claire的那篇太不厚道了。

——呼呼!

——有人说你很有RPWT。

——哼哼,呼呼,肯定没有吧。你能说王小波有RPWT吗?肯定不能吧。

——你认为他没有RPWT才说明你有RPWT。不过他的东西很好看。

——哼,人都忘记了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了。

………………

话不多,但是还是有几个信息点的。

1、什么是RPWT?我看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见鬼了,明明很容易的事情就是不成功,也找不出来个理由,只好自嘲的说:RPWT。就象一段程序,跑不对是因为写得不对,根本不是RPWT。这种的解决方案就是“这不是科学”,找出理由来,解决它就好了。另外一种就是一种默契,或者是小团体的,要么是社会性的,避讳。一个人说出来了,边上的人给一个评价:RPWT!说明什么?说明边上的这个主儿是有RPWT慧根的,要不就是无师自通,他说你RPWT了,他就虚伪了,但是这种虚伪是社会接受的。所以这种RPWT的解决方案就是大家一起虚伪,因为不那样你要不见容社会了。这么说来,MVM被这么多人喜爱和关注,他是没有RPWT的,当然,我们注意到他有往那个方向去的趋势。

2、王小波有没有RPWT?有,大大的有。我要是这么说,根据上面的话我得承认我也有RPWT了。我是能看懂不少他的东西的。看到《我的阴阳两界》里面记述小丫头骑在房梁上大呼“帝王将相,皆从此出”的时候我是真的笑翻了。转念一想,也就是他,作家才有这样写的权利。要是我,海江(我没有用“茨威格”的名字是为了不造成混淆,尽管他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写了很多女人本能层面的冲动和由此产生的荒唐事),也这么写文字,那就得被骂死。要么就会有象猛大叔这样的人,为了表示自己还能够接受另类事物,还没有行将就木,跑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小伙子,写得不错!”这个不就是虚伪吗!作为接受了教育的一代青年,对猛大叔之流的做法已经了然于胸,自然不予理睬。不予理睬吧还背地里高兴,这个就叫暗爽。暗爽了也就和猛大叔同流合污了,因为暗暗的也是虚伪了。

3、人从什么地方来?为了表示对母亲的崇敬,每年也就有那么一次关心一下自己的来源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成为“性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看见满街的人肉,可苦了那些条儿不直要靠衣服来帮衬的了。有时候还是数个“非礼”比较好。

孟子说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的。他老人家还是叫我们多多少少要虚伪一点。别什么都说,都说得彻底,那样会掉价儿的。

2005-02-24 01:35:00

体检

我怕两种事情,一种是过海关,一种是体检。过海关的时候总有一个人怀疑的看着你,对你上下其手,翻你的包,结果,就算你没有什么事情也感觉自己象一个罪犯,心中不爽。而体检自然是另外一种滋味了。

为了这次体检我从两天前(就是春季后第一天上班)就开始节食,为了不要血液里面的某些成分太高,不好的。体检是单位安排的常规检查,好像没有什么恶意,可是要真的查出什么不好来也挺吓人的,万一是个肝炎,还在这个单位干不干啊?还是自欺欺人吧,节制两天,把隐患清除:不抽烟,不喝酒、中午吃饭吃清淡的寿司,晚上回到家陪妈看电视的时候尽管很想和妈一起吃瓜子还是忍住,半夜饿了,不起来(起来吃夜宵是惯例),只好早上醒来的时候想着昨天晚上梦里吃了满汉全席……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体检有个好结果,不会“老弱病残的没有劳动能力了,可以装卡车送毒气室了”,我只好扎出自己的血抹在脸上,笑一个,“Führer,我还很健康!”

(部分一,为了不叫稻草心多等,先发布一点,她一边看我一边写)

一个宽敞的广场上,男男女女赤身裸体,排队。医生坐在一张一张办公桌后面,他们手上有两个图章,一个是“正常”一个是“不正常”,看哪个条儿直就盖个正常,剩下的只好装车了。一队一队的人光身子操场上跑圈,倒下的拖走。我也跑啊跑啊,长跑本来就不行,终于我要跌倒了,我大叫一声:不要把我带走!!醒了,一身汗。

(部分二,看稻草心怎么分析我……)

实际情况还好,体检中心宽敞明亮,医生护士也不穿那种惨白的衣服了,这点应该叫心理斗猪士稻草心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白色的医生护士服装会叫就诊的人得GAD。依然和集中营就点象的是,到体检中心去要走一条不短的甬道,那地儿居然在地下,要是不小心走错了方向还有可能走到太平间,今天就走到挂那牌子的门口,急忙转身,先迈左脚,男左女右嘛,口中喃喃:我回来了。(在北京看十三陵,过阴阳门就是这规矩)

(部分三,等稻草心的回复)

体检中心大厅四周有十几个门,导医小姐说每个门都要进。以前有人两个门,一个后面是美女另外一个是老虎都选错了,现在这么多门怎么办啊。导医小姐给了一个解决方案,先抽血吧。抽血就没有阴影了吗,Yili不就是惨遭抽血小姐的毒手了吗?还好,这个医院的杀手都还好,刀快,一下见血,看见自己的血汩汩的流出来,心中翻腾:妈的,老子吃了多少肉长的这么多的血啊!

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内科、心电图、B超、X光透视、小便检查,就是这些项目。在我前面一个同事B超出来和我拥抱:终于脂肪肝了!要命了,但愿这东西不和生孩子一样,要生女孩那一拨都是女孩。医生老奶奶很慈祥,在刷子上抹油,涂在我的胸口肚皮上,等她抹匀了,说:起来吧,什么事情也没有,自己擦干净。白抹一次,象人家babyfish,起码也知道肚子里面的小东西成什么样子了啊……一圈下来,除了那些要化验的部分,其余都是“正常”,心中舒服了很多。

出了医院的门,想想这两天实在辛苦了,狠吸了一口烟,吐了两个圆圆的烟圈……

2005-02-18 23:56:00

今天……

今天这个日子是不应该出去晃的,商家把价格抬得高高的,情等着那些追求浪漫的人来伸脖子,然后手起刀落……按理,我不具备条件出去消费,可是我还是花钱去了。

首先是去配了眼镜。现在戴的眼镜是三年前配的,现在已经有点浅了。还是到上次那家去,老师傅不错,还便宜。右眼近视550度,左眼250度,超薄树脂片,加上一个镜架,一共550块。第一次见猫女儿的时候她就是从吴良材拿眼镜出来,那副眼镜好像是26张,我看见直咋舌。想到这里,在MSN上和一个在眼镜公司工作的朋友感叹:眼镜行业的利润也是洋花花啊。他来一句:还好吧,没有药行的利润高。狂寒,他也是罗胖子的听众啊。

后来还买了一个净水器和饮水机。家里的电水壶坏了,用煤气烧水方便倒还可以,但是来个客人什么的也不能拎水壶出来添茶啊,我们是东北人家,不是会摆龙门阵的。妈说要不要去买个净水器,省得用桶装水了。不能怪妈信不过桶装水,水就不说了,单看那些桶,有些都已经发污了还在循环使用呢。妈下了这样的指示,其实只是扔了一个铃子,但是做儿子的和做下属的一样要及时领悟领导意图不是?冒雨去买了一个回来,澳柯玛的,做了青岛人这么久怎么也要支持一下“青货”。搬回家装上,妈乐够戗。

本来有朋友来看爸爸,爸订好了饭店要吃一顿。上海的雨天叫那些朋友留在家里听《雨打芭蕉》,我们家的户主说那我们全家也去吃吧,难得的。饭桌上妈总说这个菜贵了,那个菜在菜场里面只要多少多少钱,大家倒是没有觉得扫兴,因为妈就是这个样子。操持家务久了就是这样的吧,朱自清在《背影》里面说觉得爸在讨价还价的时候说话不漂亮,我已经比那时的佩弦虚长了几岁,不会这么想了。饭店的大堂里桌桌爆满,吵吵闹闹,烟雾缭绕,觥筹交错,刀光剑影。任何年龄的人都喜庆的过着他们的V-Day,看来他们深得稻草心“博爱”的精神了。

这就是我的V-Day了。

2005-02-14 20:51:00

未成年

偶像说要到SH来过年,结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本来费尽力气安排的FB K歌活动到了后来也规模缩小到了四人。不能鄙视偶像了,毕竟由于她要来,我去把她的莫看夕阳通读一遍,还是很过瘾,要是以后有了个什么“莫学”,我一定会成为专家了。

说说FB吧,只有我和大叔分别带了一个彩旗,我的彩旗还是从高中时代的死党Izzy。本来订好的8个人的包间我们四个坐着何其宽敞。唱歌要随意得多,因为有很多8logger都不在,不会被嘲笑。我和Izzy还给大叔做了《噢,乖》的普及推广,照大叔看来,我们在高中时候已经是很BT了。

Yili推说昨天太晚了今天没有来,我们在房间里面几次电话过去都是一个睡意浓浓的童声:不来了不来了。

FB出来,和Izzy一起逛街,兄弟这么多年了,逛街也是一种习惯,根本不进商店,只是在路上走,从云南路一直走到襄阳路,转了好大一圈。现在这个年龄再临时找同学朋友出来混越来越难了,这么在路上走也是百无聊赖。忽然,一辆“富豪乐”的冰激凌车进入眼帘,跑过去一人买一个,这也是多年的习惯。一边走一边吃,Izzy最后说了一句:别人都成长了,我们两个还没有长大,唉……

2005-02-13 21:41:00

麻将

过年的两天晚上一家四口围坐一桌打麻将。别人家很羡慕我们家有这样的条件,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是一家三口,我们家这样的是少数。

麻将规则是很有我们家特色的,一副麻将只有14×2×4=112张,由万字、条子、筒和四个红中组成。红中完全是废牌,就是为了码起长城来。

1、和牌要有吃(顺子)和差(碰),另外要有一对做麻将。

2、要有么九,否则不能听牌。

3、必须先吃牌或者差牌以后才可以听牌,必须叫听牌后才可以和牌。

4、每副有一个宝牌,类似扑克中的百搭。在听牌自摸的过程中可以和宝牌。

5、不可以和清一色,只可以和垃圾牌(必须有两种以上的花色)。(多么妖的规则啊)

6、吃牌只可以吃上家,差牌可以差三家,在只要吃一口就可以听牌的情况下可以吃三家。

第六条规则总是给妈造成迷惑,每次一家出了牌她都要:唉,等等,我看看……然后半晌说:我吃好了还得打一张吧?哦那不行……我们狂笑。

多年积攒下来的五分硬币是筹码,每家发上20个,然后循环利用,也算是一点小的经济刺激。今年和往年一样,赢家永远是江妹,今天我输个精光,看来除夕夜的饺子是白吃了。

2005-02-10 23:35:00

过年了


Google的关于中国新年的图标。有代表节节高的竹子,有代表喜庆的灯笼,有代表生肖的雄鸡。当然,最有意思的是倒着写的福字了。以前住在郊区平房,小院的门上帖福字、帖春联。大人总是刻意的把福字倒过来帖,意思是讨“福到(倒)了”的口彩。这样的口彩还有不少,吃饺子的时候如果煮饺子煮破了,你就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预示一年能挣钱发财……呵呵。有一次我骑车路过一家饭店,见上面帖着一张“财”字,是横着帖的,心中一凛:原来这家是要发横财啊,这个口彩倒也是讨得很好。

昨天晚上按照东北的风俗半夜吃饺子。平时吃饺子都是冻的,当然是在北方了,只是这一顿午夜的饺子一定要新鲜包出来的,还要放几个一分的硬币做彩头,我们家年年是这样。韭菜馅的饺子包了五个一分硬币,结果表弟吃到两个,爸吃到两个,我吃到一个,妈和妹一个都没有吃到。看来新的一年我能赚点小钱儿……

压岁钱的问题爸妈一直没有和我达成妥协,我和他们说要按照广东人的风俗,没有结婚就可以拿到红包,他们说你已经工作了就别恬脸和我要钱了。结果,春节以来的第一笔小钱还不曾有任何的着落,怀念能收红包的日子。

初一了,给大家拜年。八卦帮、黑猪帝国、各个群组、各个部落,都过年好啊~~~~~

2005-02-09 11:47:00

小年

我过了两个小年,一个在青岛,一个在上海。

青岛的小年在腊月二十三,据说这一天是每年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日子,每家都必恭必敬的摆上一桌好酒好菜,精神上送走了神仙,物质上的享受留给了自己。好像青岛人很注重这个节日,都提早的下班回家操办。我们几个人想搭车到平时吃惯的馆子牙祭一次,没有想到出租车司机宁可不赚钱也要回去烧高香。结果在寝室附近的饭店吃饭,受了过节的影响,晕乎乎,点了六个炒菜加上四道汤。幸好服务员小嫚跑来盘问,要不,个个都成水灌饱的鸭子。

从小是过腊月二十三的小年的,到了上海却改了风俗。上海人是除夕的前一天是小年,家家户户的也准备吃食,但是是给除夕做准备的。奶奶在世的时候每次小年都要做很多很多的蛋饺,程序极其麻烦,要搅拌数个鸡蛋,然后在煤炉上面用炒菜勺子做容器,薄薄的烫出一层饺子皮来,最后放上肉馅,在烫合起来成为蛋饺。仅仅这一项工程就可以忙活一阵子的了。今天倒是安静许多,和爸到澡堂烫了一次光猪,回来妈对超过百元的浴资很咋舌,说我们败家。

不管怎么说,马上就是鸡年了,挺好挺好的。


FB的时候说起教徒自有信念在心中,其实我们也是有信念在心中的。是什么呢,三个8卦异口同声:犬儒主义!其实什么是犬儒主义呢?我今天特意找出1984年版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六本的723页上面有这样的解释:

犬儒学派 Cynic 希腊哲学学派之一,活动时期在公元前4世纪到基督教时期。苏格拉底的门徒安提西尼被认为是这一运动的创始人。西诺佩人第欧根尼则是该派的典型,他力图破坏社会常规(包括家庭生活),从而返回“自然的”生活。为此目的,他象一个流浪乞丐,在公共建筑中睡觉,乞讨食物,并以此证明即使处在如此极端的状况仍有可能保持愉快和独立。他还提倡不顾羞耻、直言不讳以及朴素刻苦。

从上段的“直言不讳”来说,我还是一个犬儒主义者呢,我想,有些人看到这里会有会心的微笑。


就如同八七聚会前一样,这两天在看偶像的莫看夕阳

2005-02-08 00:23:00

重新适应上海

4号下午飞机到了虹桥上空,从窗口看出去,很厚的云彩,但是还是说了一句:Fantastisch Shanghai。

做了青岛人四个月,好像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方式,从脚踏上上海土地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不习惯,得重新适应这个我居住了十几年的城市了。

昨天和Apple在Raffles下面碰头,一起去P。来往的美女多多,叫我一度鼻血狂彪。

照相机是不防抖的,昨天所有的照片都花了,今天回去缩小到400×300,看看还有没有可观赏性。

重新适应上海,从写blog开始,尽管这次是上海假期

2005-02-07 11:19:00

土拨鼠日——圣烛节

今天是土拨鼠日,据说在美国宾夕瓦尼亚的一个小城每年的今天土拨鼠Phill走出洞穴,在雪地里面晃悠一圈,如果它看见雪地上有它的影子那就回到洞穴里面,预示着这个冬天还有延续6个礼拜。

从这两天的气温看,今年的冬天得延长了。

2005-02-02 16:33:00

新华字典

香港老板来监工,随身带了一本《新华字典》。

香港人学英语,普通话也不怎么说,只会说广东话。在正式的场合都要用英语写文件,所以汉语的书面运用很差,又不懂汉语拼音(大陆版本),电脑上录入一篇中文的东西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

最近国内业务多起来了,和客户交流多用汉语。我们老板也意识到,一封正式的英文信给客户的感觉很不爽,一点亲和力都没有。那么他就学中文输入,我给他装了“清华紫光”输入法,他一个字一个字的输入,还不停的问我这个怎么拼,那个怎么拼。一次他在纸上写了“商祺”叫我告诉他拼音怎么拼,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词呢。

这次他来带了字典。遇见不会拼写的字就到字典上用部首检字法查找,然后找到拼音再输入。也不知道他这么一封信得查多久,写多久。看见他埋头查字典的样子着实是觉得他很可爱。

忽然想到一个电影《孩子王》。一个人初三毕业留校当老师,学生不服气,不好管。他说:你们要是从一个字典上翻一页,每个字都会认都会解释,那我就服。结果,还真没有一页是都认全的。知青谢园教的那个班级上有一个王福把一本字典都抄下来,俨然一本圣经的样子。你行吗?随便找一个字就认得?

听一个老师说,有一个老编辑有一句话,“闲来无事背字典”。这老师从师范学校跳槽到高中,一次考试中有“一 __ 之恩”的填空,结果有个学生的“一饭之恩”叫他汗颜,老老实实的回来查成语词典。

不多说了,言多必失啊,有空,我多看看字典去。

2005-01-24 20:33:00

傣妹

总是到盛双盛的二楼去吃日韩烤肉。去的次数多了就和那里的服务员熟识起来,其中有一个云南版纳来的,傣族,我们背地里就叫她傣妹。

开始认识傣妹的时候她说了一口四川话,一个同事是广元的,就接茬了两句,后来才知道她是版纳的。据说西南官话是诸葛亮带过去的,谁知道呢。

那天傣妹心情很好,一边给我们烤肉一边说着版纳的泼水节,十分风趣。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庆祝活动好像有好几天。

第一天,姑娘们穿得漂漂亮亮的,打着伞到集上来。傣妹特别强调,这些日子姑娘们是不可以骑摩托的。然后有骑着摩托的小伙子过来,邀请她们坐他们的摩托到处去玩,这个时候姑娘可以不用矜持,直接选择自己心仪的小伙子坐上他的车。说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傣妹用了一个很典型青岛话:“小嫚儿,和我们玩去吧!”

泼水节那天大家都相互泼水,傣妹说这个时候别人怎么泼你都不可以恼的。我想到一个笑话,也是泼水节,一个人就恼了,别人都劝他:大家都高高兴兴的,恼什么啊,再说,泼水是对你的祝福啊。那人说:少来这套,他泼的是开水

那天还会赛龙舟吧,寨子和寨子之间进行比赛,男女都上阵的。比赛中间难免出现危险,一船的人都翻在江里。小伙子就要去救姑娘啊,傣妹说姑娘们都穿筒裙。张暖忻有一个电影,叫《青春祭》,画面很漂亮。北京的知青到云南插队,逐渐和傣妹一样穿筒裙,美极了。

晚上,对歌的,跳舞的,姑娘们跳舞的时候抛出自己手中的香包,抛向喜欢的人。当然,也不用担心,每年都有这样的活动,每年姑娘都要抛香包的,要是抛错了就会闪人,也有错抛了就成就因缘的,谁知道呢?

听傣妹说得有声有色,真想到版纳去自助游一次,得用好久时间吧,一个月?傣妹说到旅游旺季的时候会回去做导游,在勐仑的植物园,到时候去找她。

2005-01-21 21:06:00

土洋结合

最近总是看见这样一个词,听说是帮主(前)发明的:8log。跟风一样,也在自己的标题上写上自己的身份,8logger

看着这样的单词很好笑,想着这个词到了老外那里怎么念呢?是eight-logger 还是blogger?是不是还要发一个宣言,告诉人家“我不是博客,我不是blogger,我是8logger”!

网络上这样的词还真不少,有拼音谐音的(B4),有英语缩写的(STFW,RTFM),也有出名图片代号的(874,253)。还好还好,总不会有人把WC想成Wo Cao吧。

总之,8log这个词是发明了,说明智慧一直存在人间,好好享受人类的智慧吧,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土……这是不是也够8卦了?嘿嘿。

2005-01-19 22:33:00

我的精品读物

最近用SharpReader看Blog。是在费老发来的聚合文件基础上调整的。在“Mblogger”分类下面有一个小的类别“精品读物”,其中的是这样几个人的叶子:

稻草心

星路悠然

雪城夜话

现在才发现,上面的三个都是“黑猪帝国”的人,看来“帝国”真的是人才很多啊,尽管不是帝国中人,还是要祝他们养猪事业蒸蒸日上。

还有:

大叔的马甲,别摸了,没有链接的。大叔的马甲是比较隐秘的,写的文字也不会象Borland组里面的那样八卦,粗看起来,有点象女孩子的文笔。

这个真的不好说,也不能给链接了。是一个女子的Blog,写自己和女儿“妹妹”的生活的。总感觉有一个倾诉的对象,但是又感觉是自言自语,所以每次去看都不忍心留下回复。妹妹也超级可爱,记得有一贴中写她们去看电影《加菲猫》,妹妹出来说:

我喜欢看电影,因为爆米花很好吃……

可惜,很可惜,今天看见最新的更新,说是这个天地被熟人看见了,不准备更新了。我这个读者比作者郁闷得多啊……

2005-01-18 14:30:00

见老同学

到了青岛三个月了才知道初中同学王丹在这里已经安家落户,礼拜四的时候联系趁礼拜六到青岛送火车以后的时间可以见一面。

礼拜六。整个上午都在跑,姥姥八十了要走远路实在是难为她,走几步就得歇歇。上火车实在是不方便。在火车上又补卧铺票什么的,我下车的时候他们正晃晃悠悠的往卧铺车厢挪,没有办法多说,只好匆匆告别。

和王丹见面在家乐福,标志性建筑青岛人都(汉语拼音第二声,阳平)知道。却驱车到台东的羌饼(Pizza Hut)店坐下。还好,十年的沧桑一点都没有写在脸上,只是从发式已经知道是一个少妇,而颧骨上的两块肉依然。

王丹、王硕姐弟都是我同学。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小学的教育制度改革,从六年制换成了五年制,结果姐姐弟弟在初中的时候就进了一个班。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初中班级还有,刘永杰、刘志杰姐弟也是这样。现在他们姐弟在上海都已经成家立业,可惜没有什么联系。

同学见面自然会说到她弟弟,好像她弟弟才是我们说话的主题。去年(2004)1月和一个小嫚认识,闪电结婚,现在已经是一个女孩的父亲了。听说3月要远渡扶桑了。

关于他媳妇,大姑子是这么说的:小姑娘每天要换衣服,每天洗,占着卫生间,弄得公公婆婆很不爽;由于在日本呆久了,在王硕吃饭的时候她会在一边很痴迷的笑着看他吃。

关于大姑和弟媳关系,王丹说:不行,反正也没有见两面,能不摩擦就不摩擦。举例:一次她给王硕买了一件小褂(衬衫),回来后发现下摆处有一个小洞,大姑埋怨,买个衬衫怎么还有一个洞啊?弟媳说:象王硕这样的,有个衬衫穿就行了。大姑想:我们王硕怎么了?……王丹讲到这里,做了一个表情,一眼睁一眼闭,这样的表情从前在她弟弟脸上也常见,我是觉得她一个小媳妇做这么个表情不好看。(她要是看我的blog到这里,一定还是那个表情:这个表情怎么了?)

关于学习。王硕要去日本,势必要学日语。一次有对话如下:

——你日语怎么样了?

——不知道!

——会不会点什么啊?

——……(省略号中是我不会写的多个片假名或者平假名)

——这些是什么啊?

——日语的字母。

——什么意思?这些字母拼起来什么意思?

——没有意思,我就是告诉你这些是日语的字母。

看来,只有到了日本那地方,王硕的日语才可以逼出来了。

 

现在想想,那天真的就是谈了她的弟弟。十年了,能找到这么一个话题也不容易。

羌饼店里面有一种柠檬饮料是勾兑鸡尾酒的,喝了两杯下去就醉倒。后来到一个叫“呱呱叫”的冰淇淋店吃冷饮醒酒,没有成功,后来是分手后在路边几口吐掉一天所有的进项,这才舒服一些。

广州同事要回去,叫我买珍珠粉回寝室。到上次买过的那家店,那次朋友硬是把15块一包的侃到8块两包,这次我也是这个成绩,买了数包4万目的回来,不知道上次朋友买的是多少W目呢?

 

2005-01-17 20:25:00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