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思的北京城

六岁那年去过北京以后就没有再去。这次去总想着几年前贵思去过北京,而且从北京电话给我……所以这次去总想着去一些她去过的地方,可惜三天的时间走得实在不多。

记得那天她从北京打电话回答单位:

——侬晓得我是啥人伐?

——晓得,贵思。北京冷伐?

——一点也不冷,我们去了故宫、天坛、长城,还去了北大和清华,都说要看看中国最高学府……

这些基本就是我的指南了。

31号晚上18:20的T196列车从青岛出发,元旦早上6点到北京。北京的地铁不错,我们住的地方就在宣武门车站出来一点。安排好一切,直奔天安门广场看新年的第一次升旗。Cool,Fantastisch!广场上人多,我们一下出租车就有一北京大妈手里挥舞着国旗:“看升旗,爱国,拿国旗吧!”大妈真不错,拿了两个,刚要走远,“请把钱交了,两块钱。”笑,掏钱。已经没有好的位置了,排到了八九排以后,要看清楚升旗基本要靠蹦达了(这句是我边上一个还要赶回学校拼考试的小姑娘说的)。仪仗队过来,国歌奏了三遍。国旗已经升起来,大家散开,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在广场朝着四个方向都照了相,过金水桥去故宫。我记得在什么电视节目上看到毛主席相是每年元旦的时候会换一次,就跑去问警卫战士,他很警觉:“每年换也不是昨天晚上换的!”端门上面有人在穿龙袍拍电影,远远的看不见是谁的脸。在故宫的售票处五个人每人挂上一个自动讲解机,一路看过去,一路听过去,好像是方明解说,声音一级棒。三大殿、西六宫、东六宫、珍宝馆,走马观花。皇帝一辈子住在这些大小不一格局相近的大房子里面,可怜啊。

中午在东来顺吃羊肉,我一只手,羊肉又发,吃得少很多。下午朋友去天坛,我找到Zippo,一起去换药。Zippo还是孩子,看见我手的惨象直发毛,一个劲的闭眼睛。到天坛的南门和朋友们汇合,直奔三里屯,失算,太早。在一家小酒吧坐下,音乐是法语歌“我的名字叫Helene”,有一个操台湾口音的老者在说着他六十年代的经历,看来他不算是垮掉的那一代。晚上和Zippo一起吃烤鸭,真的不虚此行,隔壁一桌上一个老者身形、相貌、声音都极其和毛主席相似,我们说毛主席音容宛在,不用去纪念堂了。

第二天坐旅游车去居庸关、八达岭、长陵和定陵。居庸关上爬一个烽火台已经叫我感觉所在并非人间了。膝盖高的台阶一阶一阶上去,到了烽火台上往下看,并不相信自己能上来,居庸关那地方好陡,估计几年前贵思他们上的长城不是这里吧,她照样说,她和朋友孟菲没有问题,倒是两个丈夫气喘吁吁。到了长城就是好汉了?我看算了吧,下次,绝对不去充这个好汉了。八达岭、十三陵都是走马观花,倒是在最后的定陵,两个朋友买玉总共花去将近3000圆,好不奢侈。

后海那里的甲丁坊还不错,音乐喧闹,适合减轻压力。说到这个名字,我特地问过,是不是和那个写歌的甲丁有点什么关系。小二说一点关系都没有,“甲”是头牌,“丁”是人丁的意思。看来这个问题也有别人问过,呵呵。乐队是大马来的?差不多吧,女歌手不会说汉语,唱得不错,反正音乐够刺激就可以了。后海一路的展示柜里面是Absolut Vodka,在一些书上常看见说它的广告设计堪称典范,起码瓶子不错。

最后一天都累倒。两个精神好的去了颐和园,我去换药,还有两个到了退房的时候才起来。王府井的索爱推广找来一摇滚乐队表演,两次路过都听见唱“阳光下的田震”,不错哦。在Pizza Hut里面消磨了一下午,胡侃。说到了一些比较高级别的话题,说找一个北京的哥来侃侃。旁边一桌有一对外国男女,象是北欧一代人士,高,白,金色发。女孩的金发扎成两个小辫,短短的,如同文革时期流行的小抓揪。朋友说:嗯,不错,很洋气。我说:是啊,本来就是洋人。大家一笑。又是一夜的火车,第二天回到青岛接着上班,北京已经恍如隔世。

贵思说的一些地方没有去成。天坛没有进去,听说回音壁已经用铁栅栏拦起来了,不能在这边呼喊“我们是八卦!!”叫那边的朋友听见了。北大清华也没有去,自己没有本事考上,就不用跑到那里去找刺激了,要看北大的庙门可以到徐家汇的交大看,到哪里去看清华的牌坊呢倒是得思量思量,一切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颐和园也没有去,十七孔桥还在,只是昆明湖已经结冰了,遗憾的是没有去看看画舫,小时候去看那石头船倍儿神奇。看来,这次到北京去追寻贵思的足迹是失败了。

回来给宋发了邮件,说一点都不喜欢北京。她说我是南方人的关系。真的吗?看来渐渐的我已经是南方人的思维方式了。

应该还有机会去北京,什么时候呢?这次是二十年后,下次还要二十年?不敢想。

说说另外一个贵丝吧。大叔这个帖子的回复里面,格蕾斯潘说:“我也爱你们,除此之外,就是天天担心你们闯祸啊~~~~^^”感动得一塌糊涂,几近崩溃。万里以外大洋彼岸,还要担心我们是不是闯祸,而我,就是那个自己切了自己的手闯祸的……Sigh!!!

参考:看图说话:2005年元旦在北京 by mvm

2005-01-09 01:25:00

看牙医

上午换药出来,同行的朋友说黄浦江路上有一个牙科诊所,要去看看,做几颗烤瓷牙,同去。

朋友的那口牙实在是很惨了,大夫说要做6颗,来都来了不做也得做啊。我就在边上看杂志看报纸。做学生的时候在新概念上面学到一课讲看牙医的,说候诊室有很多好看的报纸杂志,It's true。有汽车的,有美食的,还有青岛的《半岛都市报》……草草的翻了一遍,看中了那辆甲克虫,没有钱买,只好看看解馋,安慰自己说,那个只能两个人坐,不合适的。半岛都市报头版上说李湘的婚礼有诈,在A19版,可是翻了半天A19版也不见,一定是哪个同样爱看明星八卦的拿走了,鄙视,候诊室的报纸是公共的吧,怎么能说拿走就拿走呢?

说要两个多小时,工序有磨牙、压模、戴临时套。我实时的走过去看看进展,朋友的六颗牙被磨成了六个小柱子,以后那些牙冠就套在这些小柱子上。一会儿大夫拿出两桶貌似装修涂料的东西,是做牙模型的粉,和了稀泥叫朋友咬合,然后在有齿印的模具上用褐色的“稀泥”填充,等拿出来就是他那口整齐的“虚拟”牙齿了。:-)后来,后来的事情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也躺在了手术椅子上了……

我要洗牙啦!这么久久的等着也不是个事,就叫大夫给我洗牙吧。数十年如一日的不爱护牙齿叫我的牙有很多的牙石,平时看着他们却也无能为力,今天狠狠心和它们说“白白”吧。大夫说好不疼不疼,可是坐上了她的椅子还是叫你觉得人为刀俎,就像你过海关怎么都觉得自己会是一个罪人一样。闭上眼睛张大了嘴,任凭她手里的超声波钻在你的嘴里这捣鼓一下那捣鼓一下的。刚去过北京,十三陵的冰种玉加工厂的工人打磨玉就用的水磨,我就感觉我的牙被打磨着,牙怎么会有玉结实呢?可是上来了就忍了吧。一会叫我吐掉口水和牙石,还真有不少的货哦。吐了两次,大夫给我的脸蒙上帘子,只露出嘴那个位置,要给我上什么砂,说是可以在牙齿表面加一层的膜。那叫一个酸,还有点咸涩,一定是海里的东东做的吧。差不多折腾了半小时,好了。小镜子一照,没有白多少,但是顺眼多了,心理作用下,还能感到牙脚能闪出一点四角的闪光,锃亮的,晃眼睛。想到某君也是修牙回来,特意在MSN的nickname上放一个呲牙的表情,边上还写上“看看我的牙”,笑一个~~~~

说说价钱,我洗牙用了200,想想要是在上海说不定可以用公费医疗的;朋友的一口6颗烤瓷牙就贵了,总共4500大圆,割肉啊,信用卡都刷爆。牙医是一个不错的职业,刀也够快,在澳洲的朋友miko专门飞回来看牙。要是孩子以后学医,就叫她学牙医,干净,轻松。

现在我可以“牙口好,吃嘛嘛香”了,呵呵。

链接:2004年全国爱牙日(9月20日)中心口号与宣传提纲

2005-01-08 22:10:00

关于这张照片

就是这张了。

为什么不说左边公告里面的那张是因为总有一天公告里面会换成别的图片的,到时候回来翻看会有歧义的嘛!

那天早上,一个人从太平角走上来,漫步在街道上。走到这个路口,应该是湛山三路吧,站下,就朝这个方向看下去。没有人,一个自然的下坡把路一直延伸到远方,就像美术课的景物写生一样在远处的一个点聚会了所有:道路、围墙、房子,还有树。很自然的就捏下这么一张,我手抖,朋友教我用快门优先,百分之一秒曝光……效果还不错。:-)

如果边上有个小嫚该有多好,她也会感动吧。她也许会顺着箭头的方向指出去,告诉我她要去那里。其实,古代有诗:“返寝梦佳期”就是说我这样会YY的,嘿嘿……

 

 

2005-01-07 23:17:00

朋友的经历小心说

出差在外,一次在饭桌上,同样是同学和同事的朋友说起大学寝室的事情给桌上的同事们听,我当即告诫他:这些个人的过去的经历是不应该说的!

这个道理还是在大学的时候知道的。为了凑足了学分修了一门“公共关系学”。没有什么别的收获,就是记住了关于这个道理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女知青逃到国外去,混得不错,回来投资,找来一个老同学做帮手。投资成功了,庆功宴上她的老同学表扬她:她当年在生产队的时候……女知青(现在已经是女老板)脸色铁青啊,自己的老底被别人知道了,以后生意不好做了……

经历是财富,是财富就不要和别人分享,省得到时候被别人咬,哪怕他是你的好朋友……

2005-01-07 15:33:00

上海的雪景

去年最后一天同事从单位的窗户拍下去的。右边有一个局部象不象一只脚,有脚后跟,还有脚心。

(点击图片看大图。感谢Linda拍摄并提供)

2005-01-05 16:28:00

膘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2005年了。元旦的三天在北京,今天早上才回来(不知不觉中青岛已经是了个家)。本来只要歇一个月的,由于手的原因,还是没有按时在元旦的时候回来报到。

在北京找到打火机,他手拿《北京人手册》带我们到三里屯转了一圈,向我们表明他不是出来混的,倒是烤鸭店里一块一块的给我卷鸭子,好不热情。第二天早起,嘴唇已经干得象大蒜皮,不知道是鸭子的效力还是天气的功劳。

新年的时候是该定下一个目标,尽管不到年中就完全变了样子。New Concept English 里面有一课就是说新年开始的时候订计划要锻炼身体,然后坚持没几天就……我也是这样的人。

最近在听罗永浩的讲座录音,有一句话特别好:膘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那么在新的一年就努力实现自己的膘悍人生吧。Blog也要多多写,好好做一个8Guaer……^^

2005-01-04 21:24:00

今天有雾。晚上从开发区坐车回来的时候雾大到看不清路,出租车司机也把车开得慢而又慢。他们说雾对身体有害,呼吸是有点不通畅,或许本来是没有什么,人有的时候就是要吓自己。

今天不断的在听两首歌曲:帮主的背景音乐《说爱我》和《老鼠爱大米》,就这么重复,有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耳机里面传出来的是什么。

又是一件荒唐事,通过QQ给Stella发消息,没有得到回音。

下午Karl在MSN上告诉我一句《银河英雄传说》中的话:虽然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但人们的想法却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元旦的时候或许会去爬泰山,以前在还是孩子的时候上过两次泰山,在上面住了一晚。在华北平坦的地毯上突兀出一座高山,怪不得他是岱宗。满心期待……

上海有人叫我写信回去,不知道要写什么,写《一个陌生叔叔的来信》。

2004-11-29 21:57:00

杂……

当我没有什么想法找出一个题目的时候就会用一个“杂……”来代替。

GMail有了改进,支持了POP3,可以用Foxmail一类的邮件客户端收取了。到网页上面去收也可以看见图片附件的缩略图了,这个改进很好,很实用。

刚才大叔在我“海边”的帖子里面说:冬天的海边是不是容易冷静。是啊,冬天的海边是很有一种滋味的。风大、伴随着海的腥气,是很容易叫人冷静。冷静了,也就容易悲观了;悲观了也就容易破罐子破摔了。

到开发区的书店买了书,三本钱穆的国学类和一本芥子园画谱。钱老先生的我基本上看不明白了,画谱我还是可以看看,可以当小人书,也可以当字帖。

最近着实做了一些荒唐事。想想,这辈子做的荒唐事情不少,所谓的荒唐事就是那些在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地点不应该做的事情,而“善小而不为”同样是荒唐事情。

几个人在土大力吃饭,居然不给发票,避税有道,不是这样的。

德国之声上不去了,就和当初早报网一样。

2004-11-28 21:40:00

海边

又一次站在海边,还是上次海景房下面的那片。看看海,想想自己,觉得一切都还好,一切却不怎么好,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的方向。

这两天看了几遍韩片《我的小新娘》。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看韩剧,居然说:一切的美妙感情都在韩剧里面。已经不是想小新娘的年龄了,这样的机缘巧合是上一代人留下的,自己是没有办法培养的了。

为了纪念,晚上去吃朝鲜菜,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我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2004-11-28 16:34:00

今天……

这里了。

2004-11-27 17:58:00

猫咪女儿的玉照

已经快一个月大了,象她妈妈。

2004-11-27 00:30:00

第一场雪

青岛今天下午下雪了,是雨加雪,天和地之间白花花的,真是好看。而立之年的广州同事第一次看见雪,高兴得不得了。

小学的时候到了下雪天就要写一篇作文《第一场雪》,好像是惯例。第一场雪基本都留不住,因为是骤冷下来的,到了天气转暖就马上化了,有时候根本就是到了地上就化。要是运气好的时候雪不化,就一定是鹅毛大雪。厚厚的飘下一层,甚至可能齐膝深。初雪都比较粘,用手攥成一个小雪核,在地里一滚就会滚出一个大大的雪球。小孩子总要堆成一个雪人,需要两个雪球,煤块是眼睛,胡萝卜是鼻子。

初雪也是很适合打雪仗的。爱好这项运动的人的年龄段很广,大家都喜欢光着手攥雪块打来打去。初中同学颖慧在高中写信来说:今天下雪了,开始打雪仗了,别的班级来挑衅,男生都出去应战了,黑板上写着:女人留守。好不英雄气概。

95年的时候上海下了一次挺大的雪,在地上积了寸把厚。给囡囡攥了一个老大的雪球,她带进教室,想着把雪球留住,这个傻姑娘。

今冬的青岛应该多多下雪,因为我在啊。如果老天可以满足我这小小的愿望,真的是感激不尽呢。

 

终南望余雪 ——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004-11-25 21:44:00

圣诞节

早上雾气很大,小快艇没有开,只好坐大船了。在黄岛轮渡等船,摸出手机,都是潮湿的。

晚上从单位出来,路过南京路香港路口上的阳光百货。门口已经在11月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早早的放上了几棵圣诞树。中国现在越来越洋气,圣诞节很容易就被接受了。

说到圣诞节,我只有一次在圣诞夜到教堂去,不……或许是两次,这个事实得有待Izzy来证实了。我记得的那次是和Izzy到昆山路的基督堂去,维持秩序的阿姨一个劲的催促:快点到三楼去,动作快。(用上海话说出来,语音语调都很好听)看见神职人员,还有唱诗班。可惜啊,我们没有听完布道就躲到塘沽路上的一个小阁楼上打“杀关”去了。至于第二次,好像是Izzy和我、囡囡说好在西藏路教堂会合,后来是怎么样没有碰面就不知道了。

圣诞节的小礼品都是红色配上绿色,其实是很好看的,不知道中国的传统里面为什么说红配绿是很俗气的呢?Stella那时候有一面方方的小镜子,外壳就是圣诞节颜色(我们姑且这么命名这种颜色搭配吧),还在我面前显摆,我就骂她俗气。她不高兴,我就哄一哄;然后我接着鄙视……朋友们都说我是打一打揉三揉型的。

今天看见Odie的桌子,他说:题目“桌子”的目的是随便起个名字,看我到底可以跑题跑多远……其实我差不多每次都是在跑题啊跑题,反正没有老师给分数。要是当语文老师的爸爸看见,一准会给个等外分,然后给个评价:还是有点真实感情的。

2004-11-24 22:54:00

杂……

包头掉下来的飞机我坐过同样机型的。今年7月份从青岛回上海就是这种小飞机,从地面到登机口10阶台阶,只有50个座位,人不是靠窗就是靠走道。

据说,连续出现空难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次空难就提高了人们买航空保险的积极性。

有人说我一副“寂寞的人”的样子,呵呵,也许吧,我记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面有一句话,是一个诗人说的:“寂寞了也不能干傻事”。

明天青岛的气温会达到摄氏0度了。

更新:晚上开发区吃饭回来,和出租车司机攀谈。他晚上开车主的车赚钱,一天也就200多(毛钱),下午五点到半夜两点左右;回家睡觉,到早上10点,然后在自己家的自留地里种地,一年下来,地里可以收获5-6百斤大豆,他说着挺乐呵。

Blog上已经有养猪的了,那我以后就回老家种地。黑龙江地肥啊,种下一个轱辘可以长出一个大车。

2004-11-23 22:52:00

杂……

白天拿掉网线,一是网线资源不多;二是现在上网有瘾,剁手比较疼,还是拔网线实在。上次拔了网线,在本机给稻草心写邮件,还是给领导发现,一顿批评。

现在除了看新闻就是看Blog了。看国内blog是满足TK欲望,看国外的是知道小道消息,各自有用。

看小说,王小波的《黑铁时代》,挺好看。大学时候到Izzy寝室去,他捧一本在看。他这样的文盲都可以看懂,我想我也可以看懂的。

最近一直在做“最后一天先生”,有时候自己就懈怠了。

后天会去青岛。

 

2004-11-22 22:46:00

一封信

好久没有写在纸上了。

2004-11-17 21:02:00

各位,对不起了

早上电视上说的美国人为了Bush当选而开的道歉网站就在这里。反正人家美国的事情咱也说不上,不过就我个人来看,Bush没有什么不好,起码那张脸可以PS成猴子而不用费力。Kerry有什么好呢?北佬感觉都有点那个……乏味。自己魅力不够还找克林顿出来助威。记得有报道说在一次集会上克林顿回答他的一个问题“你和Bush有什么相同点?”的时候,克林顿说:“再过八天他和我就都是美国的前总统了”当时读着挺过瘾,结果却是这样,那个网站不是民主党赞助的吧?

克林顿出了那么大的乱子还当了8年总统,可怜的是我们的赵老师,出了绯闻就不能出镜。别说出镜了,你看看新浪上关于他的照片,整整一个落魄的样子,心酸啊!!!!

2004-11-15 23:55:00

到青岛去溜达

几个人就坐车在八大关转转,云霄路吃顿饭,栈桥上面站一站,就回黄岛了。

照片在这里了。

2004-11-14 19:57:00

忘记并不容易

稻草心在这里要“质问”我一个问题:忘记真的那么难吗?我想想,忘记还是挺难的吧。

经历在于一个人是财富,为了什么不愉快就要彻底的忘记是很不负责的。要刻意忘记的多半是一段爱情,或者是貌似爱情一样的东西。强迫自己忘记就真的可以吗?走到一个街口,看见对面的那个小店,或许就会想起那年她为你的生日到那里去买了彩色的包装纸。一切的一切,不是说将来还一样清晰,可是就是那模糊的印象就能带你回到从前去回忆许久。

今天在木帷幕的叶子上看了好久,一篇一篇看过去。也是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他唐僧起来的水平还真的不低呢。他能忘记吗?我看不能,只要有一个声音轻轻的说:“我想你”,他的心就乱了,哪怕他最后还是说“过去的就不可能再回来了”。

Izzy和常常说我,说我不能忘记。可是我为什么要忘记呢,我同样没有忘记和他们的友谊啊。和Izzy跑楼梯到30层的天台上,从上面看下面火柴盒一样的小汽车;还记得那年和熊一起在家里看冠军杯,看见吉格斯她就叫啊叫的,边上睡觉的我偶尔会睁开眼睛看看她……

和稻草心的相识真的不巧,那天是6月11日。是我生活中改元的一个纪念日。

生活本身就是需要记录的,所以我不忘记,能写就写下来;不能的就放在一个旮旯,慢慢叫它酿成酒。

2004-11-13 20:51:00

开始供暖了

黄岛到了11月中旬住宅就开始提供暖气了。黄岛电厂通过管道送气到户

小的时候在黑河住平房,每家都有一个煤棚,足以储存下一冬的煤。每年到了快冷的时候就找车去拉煤,记得附近有两个煤矿,一个叫宋集屯,另外一个叫东方红,我不知道哪个更远一些,感觉上是东方红远。临近傍晚的时候一辆装满四吨煤的卡车开回来,然后几个来帮忙的学生就从车上卸煤。看煤的成色好不好呢应该是看是不是发黑,块头是不是大。东方红的煤多是块煤,而宋集屯的就面煤比较多。一车煤卸下来要半小时吧,不免要招待一顿;那几个学生就在我家吃一顿我妈妈做的晚饭,算是给他们答谢了。因为住的是学校的家属区,哪家有点什么事情邻居也喜欢来凑个热闹。爸爸的那几个朋友一看要拉煤了,早早的就说好要来帮忙,帮忙是一点都谈不上,吃饭就有的份了。那个时候拉煤就成了各家各户联络感情的手段,到时候一天一天的吃酒席,好不热闹。

架火是有学问的,在炉膛里面得先放几块柴火拌子,用白桦树皮引着了火,放进炉膛,在火上先盖柴火,等烧得旺起来了,就放上块煤,千万不能是面煤哦,面煤的话会隔绝空气,火容易灭的。勾上几个炉圈,座上一壶水,就可以进屋看电视了。几分钟水开了,就可以接着炒菜什么的了。要是火墙和火炕通风好的话,屋子一会儿就热了。所以尽管接近高纬度地区,但是冬天在房子里面还是很舒服,人也喜欢象猫一样蜷在家里,就是猫冬了。

2004-11-13 18:40:00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