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班

出差在外面,就是没有正常的工作时间了。现在整个大楼里面除了收拾卫生的阿姨就是Boss和我了。Boss说他头疼,那我想我们早早回去算了吧。他说:不,你专心的做你的Bug Fixing。我已经没有了兴致,要知道Fixing也是要灵感的嘛。又不好说,就这样,反正他在对面,也需要听见我Key-In的声音,那么我就blog了。:-)

都是一些琐碎的臭虫,要好好改不困难的。可是那细致活可要有一个好心境,就好比工笔一般的刺绣,多隔一丝线出来的都会难看起来。

中午和朋友在一起吃饭。朋友说他的女朋友小他9岁,但是彼此吸引。那陶醉的样子真叫我羡慕。:-)

不知道上海的消息,看帮猪要摆川菜演习~~~演戏~~~~研习~~~宴席了,嘴馋,只好YY水煮鱼的味道。

2004-10-13 19:17:00

婚俗

订婚(不是结婚)需要置办多少东西?青岛的风俗是这样的:

一刀肉(要6斤6两,要看切肉师傅本事)。

6条黄花鱼。

6斤糖。

6斤点心(6样,每样1斤)。

6斤粉丝。

6条好烟。

6瓶好酒(4白2红)。

新媳妇的一套大红绸衣服,一定要婆婆带媳妇去买。

如果冬天的话要买两套羊绒衫。

媳妇的从里到外的所有衣服要买两套,要有品牌。(其中袜子要6双)

红包袱,红腰带。

一套首饰(项链、戒指、耳钉)

订亲费,今年流行33,000元,每年涨价。

改口费,6,400元。

其他杂费,近10,000元。

给媒人的礼物是大猪头一个。

(数据来源:青岛朋友口述)

 

2004-10-13 13:46:00

父子通信

爸不是网络时代的人。一直说要玩MSN、QQ,始终也没有学会,连电子邮件都不会用。

国庆的时候终于申请了一个雅虎的邮箱,又不怎么会打字,只好干瞪眼。昨天早上,在GMail上居然收到爸的信,他怎么知道我的GMail呢?可能是我那茨威格的名片放在书柜里面叫他看见了吧。邮件没有内容,只有一个标题:“情况怎么样”。我知道就这么几个字他也是不容易打的,虽然他是语文老师,可是键盘的上的按键布局对他还是太错落无致了。

——不是很顺利,客户不是很配合。今天香港那边会来一个监工,压力又大了一层。别的还好。

这个就是我的回话。早上又收到了爸的来信,不是一封回信,而是新邮件,标题是“要冷静”

——我刚回家,晚上到学校值班。压力大,别着急。尽量干好它。现在就你在那顶着吗?要挤时间休息。

“要挤时间休息”!这样的话以前只有妈才会说的。不能多想,干活去了。

2004-10-12 14:01:00

急迫

什么事情都是一起赶上来,压力越来越大。

想买一块表面上有25个小时的手表,看着自己每天可以多一个小时,也挺自在的。

掩耳盗铃……

2004-10-11 11:42:00

晚饭

昨天晚上一个人到山东路那边手拉手吃饭:原汁蛏子、芥末金针菇、锅贴二两。每个都是我爱吃的。

蛏子是海鲜,薄薄的壳里面有嫩嫩的肉。口感挺好的。青岛饭店里面还有一种叫“海鲜”,也是蛏子的样子,只是个头小一点。我问服务生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他耸耸肩膀。莫泊桑有一个小说叫《我的叔叔于勒》,我一直以为于勒在船上卖的海货就是蛏子。后来爸告诉我,于勒卖的是牡蛎,吃的那东西叫蛎黄。

我喜欢吃芥末是在12、13岁的时候,在哈尔滨。学府路上的一个小店,几个人进去点一份凉菜,浓浓的芥末吃进去马上叫你痛哭流涕。后来就喜欢吃了芥末。上海超市里面卖的芥末都是日本的那种膏体,拌凉菜分布都不能平均。上次青岛回来,我买了将近10瓶的芥末油,妈做凉菜的时候点进去一点,还是很提味儿的。

南方的吃食都小巧精致。小笼包、生煎馒头个个都小巧。青岛的锅贴以前是领教过的,个大、皮薄、馅多、味美。上次江妹高考结束到青岛二姨家散心,兄妹两个很不容易在外乡相遇自然要吃一顿。

——锅贴你能吃多少?

——半斤没有问题吧。

一会儿,半斤的锅贴端上来,盘子上堆得象一个小山。江妹嘴张得老大:这是半斤啊?!!这次,二两已经叫我吃得很饱了。

工作开始忙了,明天拼血了要。

2004-10-10 11:29:00

和书同路

每次出差的时候都要带上一些书,或许不会都看完,但是总觉得在漫漫的旅途中手上拿着书,看上几行也是很惬意的事情。这次出门,带了这样一些书:

三本工作上面要用到的关于程序方面的书《ASP.NET技术内幕》《ADO.NET技术内幕》和《高级.NET编程》。带这样的书只是作为参考,在要用的时候可以象查阅字典一样看看具体的用法,不用自己去摸索。

一本房龙的《太平洋的发现》。房龙的书还是比较好看的,我有不少他的书,其中《漫话圣经》、《宽容》已经被我翻烂了。这次带来的《太平洋的发现》在上次出差的时候就带在了身边,看了几章,没有看完,所以这次也放在身边,准备好好把这本书结束,算计着这次出差的时间不短,应该可以看完的。

还带了一本圣经在身边,有旧约和新约的版本。从高中时代就已经在看圣经了,没有当它是一种宗教的东西,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犹太民族在旧约里面记录的是他们的祖先攻城略地,争夺上帝赐给他们的伽南的土地。圣经是一本不容易读的书。不是说它都是难写难认的字,大多的字还是很浅显的。难读的是指它的精神,如果没有真心的深入的去体会,永远不能感觉它的深奥。我在一本小说里面读到,男主人公说除了圣经和莎士比亚他几乎不看其他的书了。

原本出差在外,我都会带上地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这次却没有。其实地图是好读物,你可以抚摸山川的脉络,感觉道路的走向。这次没有带在身边,因为觉得没有什么机会按图索骥,带来也是无谓。

呵呵,大多的情况下,带书上路只是欣喜的给自己的旅程增加负担而已。:-)

2004-10-09 18:29:00

思维在机场

现在是7:05,离登机还有半小时。我也顾不上会被别人说没品,在公共场所用电脑,还好机场里面的人不会认识我,就算相逢也不过是一面之交。

昨天退了一张票,又匆忙的买了一张。我已经说过,一进一出公司节省了200多块钱。今天早上要出门,机票拿出来看,发现航班号和昨天的那班是一样的,都是“MU 5561”。我第一次发现哦,原来以为是不重复的呢,当然,现在想来,MU表示航空公司,后面的四位数是怎么也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的,那出现同样的航班号也是可以理解,可以用其他的元素来区分是今天的5561还是昨天的5561,起码日期和时间就可以区别,呵呵。

机场的广播里面除了时而会有广播小姐播报登机信息,就是轻音乐,现在放的是“Raindrops' falling on my head”。好像这是我听的第一首英文歌曲,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它的名字,也听不全它的歌词,但是它确是我听的第一首英语歌,当年它和《小草》收录在一盘磁带里面。说到磁带,我有很多老磁带,有的已经掉了磁,我还没有舍得扔掉。磁带少听了,可以说现在还正经的录音机都没有了。

今天是Xiaohua 的生日,昨天她来电话,问起今天是什么日子,我脱口就说:是你的生日。记得牢是因为她比我大13天,我又比Stella大13天,就这么记住了。去年Xiaohua的生日,我赶在零点的时候给她发了祝福:Alles gute zum Geburtstag.她没有看懂,那短消息在手机上保存了一年,昨天晚上给我电话的时候才问明白。告诉我圣诞节要结婚了,叫我一定回来。不知道当时的我会不会在上海,人在江湖也是没有办法。Anyway,祝她生日快乐。

快登机了,先打住。

 

更新:

我写这个POST的时候是在上海的虹桥机场,发的时候已经是在青岛的办公室里面了。你可以看见,我左边的随笔分类中添加了一个“出青岛记”,就是为了记录这次青岛出差的经过和感想。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我是想到了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回归旷野。我只是想说青岛这次对于我不是个乐土,最后一定要离开……我乱了。

2004-10-09 14:20:00

新动向发布

出差时间只,仅仅,Only delay 了一天。明天早上8点的飞机飞青岛。退票,买新票,从八折变成了四折,里外里还省下了200多。

还好BT过了,下次再BT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2004-10-08 15:36:00

为了父母,锻炼身体

看了《读者》今年20期上面的一个微型小说《石头》,作者滕刚

张三的父亲病了,在医院里面突然不能下床了,妈叫他请假,因为得有一个男人在边上照顾。做B超,要张三抱父亲到轮椅上,张三那小力气怎么能抱动父亲,一个趔趄父亲滑坐轮椅上。到了B超室还得张三抱父亲上检查床啊,又是一个趔趄;抱下床的时候更惨,两人直接栽倒在地上。——

张三坐在走廊里的长椅上不知所措。他知道还要抱父亲,他知道再抱父亲肯定要出事,但是他又想不出其他办法。家里除了父亲,就他一个男人。

……

“你爸睡着了,你回去拿点钱来,明天手术,我怕钱不够用。”刚到家门口,“你快回来,你爸不行了”。

……

陆医生说:“是心脏病猝死。”

——“我今天几次抱他,都没有抱好,一次还让他跌了跟头,会不会和这个有关?”

……

办完丧事,张三决定赶紧锻炼身体。他一刻都不能等了。他还有母亲,有祖母,有岳父岳母,他们随时都可能住院,随时都需要他去抱他们。但他走遍城里的体育用品商店,都没有找到理想的锻炼器材。头七这天早晨,张三看见几个民工再门前的小山下抬石头,他眼睛一亮,跑到山下,抱起一块石头往山上跑去。

 

故事就是这样了。你想到你的父母了吗,想到你现在的身板能抱动他们吗?我已经渐渐的胖起来了,感觉到了身体的负担。父母的年纪也大了,又都不是苗条身材,说不定哪天就要生病,就要住院,到那个时候真得有点力气。老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一方面是说给器官的压力不会太大,另外也是孩子抱起来也不会很费力吧。

看了这个小说,心凉凉的,想着锻炼身体,为了自己,更为了将来能抱动年老的父母。

2004-10-07 21:50:00

爆料

今天出去玩叫琳做女伴,席间她给我看男朋友R来的短消息,大意是这样:我们生活在一起有太多太多的不同点,这样不知道以后会有怎样的前途?

结伴回家,每次出来玩都是把她送到旅顺路然后自己打车回去。这次从吴江路一直走到外滩。一路上她手中的短消息一直没有断,噼里啪啦的不知道无线电在空中进行了几次交锋。中间隐约透露几点给我,R对她有意见:

1、聚会多,或者说影响感情的不稳定因素都在琳这边。

2、在一起的时候电话总是会响,叫他们不能投入。

3、琳不会做家务。

听见这些理由,总会想起刚刚开始工作的一段时间。也是这样的心境,说的是同样的借口,为了什么?为了不再给自己认为没有前途的感情追加投资。当感情不是那么稳定了,总会找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作为理由,一个放大镜几倍十几倍的放大,然后成一条不能复合的裂痕,大家各奔东西。

一份感情会新鲜多久?有研究说是18到36个月,以后呢要么结婚,大家有了约束;要么就劳燕分飞。如果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到毕业,正好是36个月(就是三年),毕业以后的第一年就是那决定性的。结婚吧,有的也行,家里帮衬,自己也争气,结婚不费力。那些没有什么的却想着要有点什么再结婚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对方的,很有可能就分道扬镳了,校园毕竟是小,社会的舞台给了你我更多的选择。

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痛苦的数落着人家的不好,心虚的分手。结果,梦中的还是她,真的何苦。

违心的给她提出了一些维持下去的建议,甚至叫她辞职去做全职太太。心中觉得这份感情没有太多的希望,但是怎好泼孩子的冷水。

一个大胡子曾经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不幸的感情又何其的相似,那父辈的故事又轮回发生在小辈的身上。

(上面的料经琳的批准才爆出来的,特此声明)

在南京路河南路口,左右两个姑娘叫我买花,我说我是她的长辈,卖花姑娘好生惊讶:哪里有这么年轻的长辈啊?她们是今天知道我们辈分关系的人中反应最大的。

P.S. 今天和大叔交换了一些数据,结果回来一看,发现中间有重复的,就是说我刻了这份给他,他也刻了这份给我。不禁要紧紧握住大叔的手:大叔,缘分啊!

2004-10-07 02:05:00

为了机票的奔波

昨天收到指令,8号的青岛之行推迟了,需要我退掉飞机票。

问114东方航空的票务,回答是:请记录,62472255。一个电话过去,一个帅哥很有礼貌的接待了我,然后告诉我我的机票不是这里出的,请拨这个电话,是他们出的票:62030808。再一个电话过去,那边的小姐告诉我他们在中山北路镇平路,退票要到他们那边去。

中午的时候就去了。轻轨还是那种圆圆的法国机车,好像美观大于它的实用。坐5站到了镇平路,下来看见左边是东方航空的宾馆,右边要走一段才是广发的票务。进了票务中心,刚拿出机票,还没有坐定,票务小姐就说:这个票不是我们卖出去的,退票还是到你买票的地方吧。接着给我一个电话:36173390。电话拨过去,没有人啊没有人。也是,大过节的,有个值班的就不错,怎么会有人呢,下次出差一定不要选择休息后的第一天。

几番周折以后还是在东航票务那边摁了一个退票的时间戳,就等着上班以后拿退票款了。就为了这5%的手续费,不容易啊。

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的。很纳闷,平时运转得不错的社会机体怎么到了假期就出了问题?出票的地方和卖票的还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一个环节中有了多少盘剥?到了我手上的机票已经是8折,那它本来的价值是多少呢?不管这么多了,休息一会,晚上人民广场去FB。

PS:机票退票说明(转贴自携程

自愿退票的旅客如果在航班规定飞机离站时间24小时以前申请退票,旅客应交纳原票款10%的退票费;旅客在航班规定飞机离站时间24小时内,2小时以前申请退票,应交纳原票款20%的退票费;旅客在航班规定飞机离站时间2小时以内申请退票,应交纳原票款50%的退票费。

2004-10-06 14:28:00

明天开学了吧

小时候,每每两个月的寒假到了中段的时候就期望着快快开学,因为漫长的散漫生活会叫人骨头散了架,还是老老实实的开学坐在教室里面手背到后面来得舒服。

这两天,门都不出,在家里象以前寒假一样过着国庆假期,到了今天就盼望着早点上班。几天在家倒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注册了一个域名,是我的名字,嘿嘿。

这两天最耗时间的就是想搭建一个Blog的服务器,哪怕是单人版本的也好。空间是一个问题,在这里看见用GMail可以做存贮的空间,想想多好啊,摆弄了半天也没有成功,好像是要什么CURL的库,只好作罢了。最后还是要感谢色色,给了我这个,终于可以搭建自己的不用后台数据库的Blog了,当然了,这里还是我主要的日志站点,毕竟这里是窝。

开学了,要交作业的,这个是苦恼的事情。长久以来,假期作业我都是完成不的。这次,回去上班就面临着一大堆的工作,心中也是怕怕。

生活总是两难,下辈子做条鱼。

 

2004-10-05 18:48:00

我会骑自行车

刚才看一个电视,做了大款的丈夫坐着小车在马路上看见了开小饭店的老婆,他就下车和老婆一起骑车回家,还一边说:骑自行车只要学会了就一辈子忘不了了。

我学自行车是在小学六年级,差不多和江妹一起学会的。那个时候一个院儿里的小孩都学自行车,在大人的学校操场上一圈一圈的转。车子都还是二八的那种大车子,我个子小,只能一个腿从梁下面钻过去才可以踏上另外一个踏板,这样就可以晃晃幽幽的骑了。我从小左腿不太好,走路都和别人不太一样,所以一直没有足够的信心确定我能骑。在那种“掏裆”的骑法好久以后我才尝试着跨上去按正常的方式骑自行车。看来我的自卑是没有理由的,现在,我却不得不面临再次的忧虑,不知道左脚能不能正常的去踩离合器,呵呵。

江妹就很厉害,在5岁的时候就可以用掏裆的方式骑苏联自行车了。家里要买点酱油啊、汽水啊就开始是江妹出去买了,要是没有自行车她可不干。

以后我总是要用到自行车。初中、高中,就是大学的时候才和它短暂的告别。上班了我还一直骑车,就是现在,我还要在摆渡上班的时候交1.30元的过江费用,因为我有一辆老坦克。

听说除了骑自行车还有一种技能是终生受用的,那就是游泳。可惜的是,我不会So far。我只能凭借身上密度比水小的脂肪来叫自己浮在水面上,却一直很无助,方向不是我掌握……

2004-10-04 18:38:00

办公室的爱情

一边干自己的工作一边看《办公室的故事》,老苏联的电影。

办公室是很容易发生爱情的地方。两个人排排坐,坐久了,连对方的气味都很熟悉了,能不出点什么事嘛,嗯?网络时代的爱情更是方便,两个人,邮件往来,天南地北的;再申请一个blog,来一个共同创作,感情发展一定很快的。两个并排坐的人,听见那边的键盘噼里啪啦,那一定是在给自己写邮件,就找啊找啊,如果没有就去blog上面看,呵呵。那样的生活,现在只能掩嘴笑了。

还看过梁赞诺夫的《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那一大笔的财宝在列宁格勒的狮子下面,好笑死了。那个套娃厂里面的大大的套娃,真是叫我稀罕得不得了。可是,从黑龙江带来还是很贵的。

喜欢苏联的老电影,喜欢阿尔巴特街,如果以后有机会到莫斯科去,一定要去阿尔巴特街去玩玩。

Я люблю тебя! 就是“我爱你”。第一次听见是在十六岁的花季里面,好像发音差不多是这样“牙 溜不溜 街必牙”,谢谢南南提供的原文,我俄语字母都不认识,嘿嘿。

(家里也有套娃,是红色主色调的。这样的玩具我是很喜欢。江妹叫同学回去的时候带来的却是苏联的匕首,我真是晕。)

2004-10-03 22:27:00

...............

和鹰、凌在小吃一顿了以后在Starbucks坐下,四顾一圈后说起没有出现的力和。力在利用休假的时间自己充电,在看《大明宫词》;而则旅游去了外地,和男友一起,我们戏称“Honey Moon”。

想起生日的时候男友的生日祝福真是叫绝,可以自己设计的明信片上都是的名字,十几张这样的图片堆放在一起,那种震撼足以叫那晚mblogger上面的男家属们遭受一晚的冷遇。

每个爱情都有最最浪漫的时候,浪漫可能只有一次,这次用掉了,以后就是激情褪去的倦怠了。

轮回!一切都是轮回。每天每地都在上演着同样的爱情故事。有时候我会想,这个时刻地球上会有多少人在ML呢?

还有,有些话只能兄弟之间说,对于老婆永远要有自己的空间……

2004-10-03 01:08:00

国庆节

我喜欢过国庆节,不是因为有一个7天的假期,而是从1989年开始就可以看一个叫《开国大典》的电影。

每年的十一好像都会放这个电影,我也乐得坐在电视机前面一遍一遍的看下去。从1949年的元旦的双方讲话,到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人民万岁”,我都记得很清楚,已经到了可以背诵其中段落的地步。每次江妹看见我在看开国大典,就会说“有病,都看了多少遍了”。可是只要电视里面放,我就会一次再一次的看下去。

看过电影剧本,在中央进北平城以后毛主席有一次到圆明园去凭吊,旁边的警卫员问叶子龙:“主席在这荒郊野岭的想什么呢?”叶子龙:“我哪里知道,我要知道,我不也是主席了?”这段在电影里面被删节掉了。他说得有道理,古往今来,圣心烛照,不是平常人能理解的。

中国的主题电影都是突出领导人,总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象国外的电影,强调个人的英雄主义,象兰博、××敢死队。开国大典里面有一些小人物很有意思,典型就是那个齐震云。在西柏坡开七届二中全会前给毛主席一包烟,在进了南京城后街头发粮食高喊“我们是杀富济贫的队伍”,显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构成就是这些淳朴的人。

今年邪门,没有看见这个电影有放,只好写一篇不通的东西放在这里,做个纪念吧。

2004-10-02 00:24:00

贴一个Flash

小道消息那边看见的,觉得很好看,可以起名叫“前半生”

2004-09-30 13:34:00

时间真是好东西

刚才看自己的叶子,发现Izzy说梦见了我和yy(那些八卦的现在收声撒)。我好顿纳闷,yy是谁啊?是不是我最近和BT在一起久了,对这两个字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很八卦了。

当我们分手的时候,你想没有想过会一生等候下去呢?会不会告诉自己要永远铭记呢?可是,时间真的象一把锉,磨光了你的记忆,把她的容貌也从我的心中磨去,模糊了,你看,现在,连名字都要忘记了。

一个同学的2.0版本要出来了。你看,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都要升级了。当年,还是我们叫她“猫咪”的时候呢。

 

2004-09-29 20:57:00

我不在乎你是谁

两个人现在很容易在网络上建立一种不见面的联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面双方大可以构建一个很虚幻的场景彼此生活,哪怕和现实完全不搭界。如果有什么事情使这两个人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那样精心设计的舞台就此轰然倒塌,不免是一种遗憾。

我想我不能用上面的这些歪论来诠释和稻草心之间的联系。我记得我在早些时候,对了,就是那个什么什么Bloom's Day的时候写过一个帖子,说我要德语的圣经。稻草心这个时候加了我的QQ,说九月校园里面会有,到时候她会帮我留意——这就是相识。

以后的几个月就是在QQ上度过的,极北国家的暑假,东方的半夜,给了我们聊天的机会。我们曾经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距离,或许也没有这样的机缘成为网络上的朋友。一次,我想看看她的样子,她发了一个邮件给我,告诉我雅虎相册的链接,发信人的名字是“JS”,你说是不是奸商呢?她就着急了,非要告诉我她的真名字,我拒绝了:“你就是稻草心,我就是茨威格,这样挺好。”

这样的平衡势必要打破,她拿到了德语的圣经,需要我的地址了。我写了一封邮件去告诉我的真实情况:

上海市虹口区永定路40弄2号,海江

(女儿这回知道了吧,我为什么对你家周围这么熟悉)

我深深的为了打破久久建立起来的神秘感到遗憾。因为心中的她就是那个稻草心,而我,也一直是盗用了茨威格的名字,甚至有的时候听见广播里面说“茨威格”就会以为在说我。突然间打破了这种平衡,把自己的另外一面暴露给别人,习惯嘛?另外,久而久之,哪个是真实的你,哪个是真实的我,我都吃不准呢。

稻草心知道了我的名字,还打趣:“知道你的名字了,你的随笔更好懂了,至少知道江妹是谁了。”还好,最后她安慰了我好一通:

你还是茨威格,我还是稻草心。

这就是第200篇了。

另外,我的相册里面有三张法拉利的F1赛车,是Cyndi在单位的大厅里面拍的,在这里宣告一下Cyndi的版权。

 

2004-09-28 23:10:00

广州归来

三天来一直在德政南路50号的楼上工作,和老板做演示,老板提出意见,我改,再看……每天都到8点半以后。老板会和我说:“Stefan,我们一起吃个晚饭好不好?”每次我都婉绝:“我很累了,想早点回去。”一个人到宾馆的餐厅吃点东西就算了,也没有什么胃口。倒是中午,会和几个同龄的广州同事一起吃饭,然后再来点甜点。广州人饭后吃甜点是习惯,也没有看见几个胖子,奇怪。

今天白天,老板回香港了,我也不工作。一个人铺开地图,找找哪里可以去。看见“石室”,想起那天在格林斯潘的叶子上看见她广州办好签证以后就去了教堂,我就问广州的同事,教堂在哪里,就是美领馆边上的那个?这次见面,他和我说好像就是那个叫“石室”的地方。哦,原来是这样,Grace姐姐就是在那里感谢上帝给她好运气的。

没有去那个地方,去了天河。看看以前太阳神的主场也挺好,有人介绍我说那里举办汤姆斯杯,这两天还有蔡琴的演唱会。居然是蔡琴。看过一个她的访谈,说她去过很多地方,但是都没有机会去游览,因为要准备,要练声。到广州的第一天,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一边锁门一边想着这段话,不成想的是蔡琴就在广州,嘴上不禁要哼两句《绿岛小夜曲》。

晚上回到了上海。看见了稻草心邮来的德语圣经,是新约。又到别人的叶子上去看,Grace结婚前收到了Yili&Zippo的礼物。我没有准备礼物,也不知道怎么送,心中虔诚的送出祝福就可以了吧,起码,看见了“石室”想到的就是格蕾斯潘,嘿嘿。有趣的是,Yili在后面的回复中给他们自己一个封号“闷骚”,可以叫我笑到国庆节。

有一个好笑的事情,带在身边的一本书放在桌子上。江妹进来给我倒可乐,一边倒一边说:“房龙是什么朝代的?”我马上笑翻了,还好可乐没有洒。

明天可以见到快乐的大虾,一起去森林公园。

2004-09-25 23:22:00

Next